小學三年級科學下冊教案。
宜未雨綢而繆,毋臨竭而掘井。在每學期開學之前,幼兒園的老師們都要為自己之后的教學做準備。為了給孩子提供更高效的學習效率,教案是個不錯的選擇,有了教案的支持可以讓同學聽的快樂,老師自己也講的輕松。你知道怎么寫具體的幼兒園教案內容嗎?你不妨看看小學三年級科學下冊教案精選,歡迎你閱讀和收藏,并分享給身邊的朋友!
一、教學目標
1.綜合運用所學知識,制作帶有創(chuàng)造性的科技作品,培養(yǎng)創(chuàng)造性思維能力及動手能力;能傾聽和尊重其他同學的不同觀點和評議。
2.意合作與交流;關注日常生活中的科技新產品;樂于用學到的科學知識服務于生活;尊重他人的勞動成果;意識到生活是發(fā)明創(chuàng)造的源泉。
3.制作一種簡單的計時工具。
二、教學重難點
愿意合作與交流,會制作一種簡單的計時工具。
三、教學準備
學生準備自己需要材料:膠帶、剪刀、課件
四、課時安排
1課時
五、教學過程
活動引入
方法一:談話:同學們,古人很早就知道利用太陽計時間,并且發(fā)明了多種計時工具,同學們能不能也來做個計時工具呢?
學生匯報想法,導入新課。
方法二:教師展示精美的沙漏或水鐘等計時工具,讓學生欣賞,激起學生的創(chuàng)作激情,以此引入制作活動之中。
設計制作方案
1.組討論,設想制作方案,互相啟發(fā),開拓思路。
2.師展示幾種典型個例,主要側重創(chuàng)新性進行評價。
3.生設想各自的方案,理清制作思路。
4.流方案,互相提出建議。
5.自己的方案進行調整。
開展制作活動
1.師提出制作要求,如安全使用剪刀,互助合作,進行制作提示等。
2.小組為單位或獨立進行制作,教師進行恰當的指導、點播。
3.游戲,也可寫10個漂亮的字,或讀一篇四句詩等,用自己的作品進行計時,掌握自己的計時工具計時的規(guī)律。
4.作品進行改進,如調整計時時間(控制流量),使作品更美觀等。
展示與交流
1.自己的作品擺到展示臺上,互相欣賞、評價。
2.選出部分作品進行重要評價,可從創(chuàng)意、美觀、實用三方面選擇典型作品。
3.作品提出修改意見,提出改進方法。
拓展延伸
建議用自己制作的計時工具記錄寫家庭作業(yè)的時間,鼓勵學生發(fā)現新問題,并對自己的作品進一步改進,或創(chuàng)造發(fā)明更好的
教學目標
過程與方法
1.能夠通過活動找出人體上可以自由活動的關節(jié);
2.能夠通過多種活動體驗、比較人體上各種關節(jié)的多種連接方式;
3.能夠借助于模型、實物等了解幾種常見的自由活動關節(jié)的工作方式及原理。
知識與技能
1.知道骨頭與骨頭相連的地方叫關節(jié);
2.知道有了關節(jié),骨可以按不同的方式運動;
3.認識鉸鏈關節(jié)、旋轉關節(jié)、鞍狀關節(jié)、球狀關節(jié)等四種常見的自由活動關節(jié)。
情感、態(tài)度與價值觀
1.體會到關節(jié)在人體各種運動中所發(fā)揮的重要作用;
2.認識到人體各部分的結構與功能是緊密聯系并相互適應的;
3.感受人體關節(jié)的神奇與巧妙,激發(fā)研究人體的興趣。
教學重點
認識關節(jié)的運動作用和緩沖作用
教學難點
認識關節(jié)類型和運動方式
教學準備
1.學生課前準備一些方便用來固定手指、手臂、下肢等部位的木棒、膠帶等物品;
2.四種常見的自由活動關節(jié)的模型及生活中具有相似結構特點的某些物品,如鉸鏈關節(jié)鉸鏈、旋轉關節(jié)旋轉式門鎖等;
3.課前去菜場購買部分豬蹄、去肉排骨等作為觀察關節(jié)連接的材料;
4.學生課前吃雞、鴨、排骨等的時候注意觀察動物的骨頭與骨頭之間是如何連接的。
教學過程
一、交流談話,揭示課題
1.影出示機器人行走、工作的視頻,觀察:機器人行動起來與我們有什么不同?你知道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結果?
2.生交流介紹。
3.問:人可以靈活地做各種動作跟我們身上的哪部分結構有很大的關系呢?(揭示課題:關節(jié))
4.話:關于關節(jié),你想知道些什么?
二、認識關節(jié),體驗關節(jié)的作用
1.解:什么是關節(jié)?(骨頭與骨頭相連的地方叫關節(jié))
2.述:人體的支架骨骼是一個完整的整體。人體由許多塊小骨組成,而不是一塊塊的大骨,每兩塊小骨之間由關節(jié)相連。
3.紹:關節(jié)可以分為固定關節(jié)和活動關節(jié)兩種。身體內的某些關節(jié)以某種方式連結后,骨的活動性較小,或是不能運動。我們把[內容這些骨的連接叫做固定關節(jié)。頭蓋骨的骨就是由固定關節(jié)連結的,連接肋骨和胸骨的也是固定關節(jié)。人體內的大多數關節(jié)都是活動關節(jié)。活動關節(jié)使人體能夠進行大幅度的運動。
4.組活動:活動一下身體,找一找身上有哪些是可以自由活動的關節(jié),在人體圖上標出來。
5.報交流,實踐體驗。
6.結并設疑:這些可以自由活動的關節(jié)有什么作用呢?你能想辦法設計實驗驗證一下嗎?
7.話:如果這些自由活動的關節(jié)不能夠自由活動了,會出現什么樣的情況呢?分組實驗活動,體驗一下,關節(jié)綁住之后做這些動作跟原來比較有什么不一樣?
(1)綁住食指關節(jié)寫字、穿回形針項鏈、把豆子放進小口瓶;
(2)綁住肘關節(jié)系鞋帶、拉拉鏈、寫字;
(3)綁住膝關節(jié)走路、下蹲。
8.報實驗結果,交流試驗體驗。
9.結:如果沒有關節(jié),人體就會像木板一樣僵硬。
三、體驗關節(jié)的多種連接方式
1.動:按要求做各種動作,比較一下,身上的關節(jié)所能夠做的動作有什么不同。
2.生交流匯報。
3.測:里面的骨頭是怎么連接的?
4.話:你的預測正確嗎?請閱讀資料:四種常見的自由活動關節(jié)。
5.生交流討論。
6.示豬蹄、排骨等實物,指導學生觀察骨與骨之間是如何連接的。
7.成下列各項活動:
(1)轉動你的胳膊;
(2)推開門;
(3)從桌子上拿起一本書;
(4)大幅度甩手;
(5)轉動你的頭;
(6)跪下。
列出完成每一項動作所涉及到的關節(jié)的類型。
8.對號入座找一找身上還有哪些部位的關節(jié)分別是這四種常見關節(jié)類型。
9.小結:不同的活動關節(jié)使人體能以多種方式運動。
四、總結拓展
1.話:通過今天這節(jié)課的學習,你對關節(jié)有了哪些了解?
2.考:關節(jié)還有什么作用?
3.動體驗:將你的腳尖踮起,然后迅速將腳跟落下。比較一下,在身體挺直和膝關節(jié)彎曲兩種狀態(tài)下,做這個活動你的感覺有什么不同?
【教學目標】:
過程與方法
1、提出有關養(yǎng)蠶的問題。
2、觀察蠶卵和蟻蠶。
3、能夠用語言和圖畫描述蠶卵和蟻蠶。
4、能夠對蟻蠶的長度做定量測量,并記錄下來。
科學知識
1、知道養(yǎng)蠶的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項。
2、知道蠶卵能孵出幼蟲,剛出殼的小蠶叫蟻蠶。
情感、態(tài)度與價值觀
1、初步領略生命的神奇與偉大。
2、關注生命、親近生命、珍愛生命。
【教學重難點】:
知道養(yǎng)蠶的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項。
【教法學法】:觀察法、談話法、小組學習法、
【教學準備】:蠶卵,蟻蠶,放大鏡,羽毛,圖片
【課時安排】: 1課時
【教學過程】:
一、導入新課
1、師出示一塊絲綢,談話:這是什么材料?絲綢是用什么織成的?(蠶絲)蠶絲是從哪里來的?(蠶吐的)
2、詢問:你們養(yǎng)過蠶嗎?
3、談話: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、交流如何養(yǎng)蠶。
二、學習新課
1、師生談話
(1)、提問:關于養(yǎng)蠶你最想了解些什么?
(2)、討論:蠶和我們人類一樣,也共同擁有寶貴的生命。那么在蠶寶寶出生前,要做好哪些準備?我們該如何做才能成為稱職的“蠶媽媽”?(引導學生從食、宿、呼吸、保健、安全等方面為蠶寶寶做考慮)
(3)、提問:還有哪些問題需要研究?
2、認識蠶卵。
(1)、仔細觀察蠶卵(提示用尺子測量直徑,用放大鏡觀察蠶卵的形態(tài))(提醒蠶卵也是有生命的,要輕拿輕放)
(2)、啟發(fā)學生運用多種感官對蠶卵進行觀察,并用語言或圖畫的形式描述蠶卵。
(3)、談話:把我們剛才觀察蠶寶寶的過程記錄下來,就成為蠶寶寶的第一篇日記。
3、認識蟻蠶
(1)、提問:剛剛孵化出來的蠶是什么樣的?
(2)、你認為這時候的蠶像什么?你知道這時候的蠶叫什么名字?
(3)、分組觀察蟻蠶(或看有關蟻蠶的圖片或音像資料)
(4)、用語言描述蟻蠶。
(5)、養(yǎng)過蠶的同學介紹蟻蠶的有趣事情。
三、總結
1、討論:用哪些方法記錄蠶寶寶的成長過程?啟發(fā)學生可以通過畫像、拍照、錄像、文字記錄等方法為蠶寶寶做好成長記錄。
2、談話:鼓勵學生堅持為蠶寶寶記日記。
教學目標
1.能用簡單的工具對動物進行較細致的觀察,能制作鳥的簡易模型.
2.意識到要珍愛生命,能對鳥進行長時間的觀察研究.
3.認識常見的動物類型-----鳥,歸納鳥的共同特征.
教學重難點
1.能用簡單的工具對動物進行較細致的觀察,能制作鳥的簡易模型.
2.意識到要珍愛生命,能對鳥進行長時間的觀察研究.
3.認識常見的動物類型-----鳥,歸納鳥的共同特征.
教具準備
課件
教學過程
活動一:觀察鳥的特征
1.學生觀察鳥:
教師:你認識那些鳥?它們有什么特征?鳥有什么特征?
2.布置探究任務:
我們從哪些方面對鳥進行觀察?在學生充分討論交流的基礎上,分組探究.
教師及時地提示學生觀察中需要注意的問題.
3.學生進行交流:
你觀察了那些鳥?他們各有什么特征?將課本的觀察記錄表填寫好.
學生進行比較歸納.
4.教師提示學生思考:我們觀察的這些鳥有哪些相同之處?
5.學生交流:
6.總結:象雞、鴿子、喜鵲這樣,身體表面有羽毛的卵生動物都是鳥.
7.教師出示幾種動物,讓學生判斷他們是否是鳥?
活動二:保護我們的朋友-----鳥
1.討論:有人說鳥是人類的朋友,你對這個問題怎么看?
2.交流.
3.討論:我們應該怎樣對待我們的朋友-----鳥呢?
4.交流:保護鳥巢,留住我們的朋友,不打鳥.
自由活動:
教師:我們來組織一個鳥類展示會吧.
1.教師可以先給學生出示一些鳥類的圖片或其他展示作品.
2.學生在討論的基礎上進行準備,
3.展示作品.
拓展活動
教師:我們來組織一次愛鳥護鳥的活動吧.建議學生利用課余時間組織愛鳥護鳥活動.
感謝您閱讀“幼兒教師教育網”的《小學三年級科學下冊教案精選》一文,希望能解決您找不到幼兒園教案時遇到的問題和疑惑,同時,yjs21.com編輯還為您精選準備了小學三年級科學下冊教案專題,希望您能喜歡!
相關推薦
經驗告訴我們,成功是留給有準備的人。身為一位人民教師,我們都希望孩子們能學到知識,為了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,準備教案是一個很好的選擇,教案可以讓同學們很容易的聽懂所講的內容。你知道怎么寫具體的幼兒園教案內容嗎?急你所急,小編為朋友們了收集和編輯了“小學三年級科學教案精選”,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??茖W概念...
不斷提升教學質量,是老師的本職工作所在。不管是新教師還是老教師,提前準備好教案都是很有必要的。在授課前充分了解學生的認識規(guī)律和身心發(fā)展的規(guī)律,設計出合乎客觀規(guī)律性的教學方案,關于寫教案你有哪些心得?有請駐留一會,閱讀幼兒教師教育網小編為你整理的關于小學三年級語文下冊教案,歡迎你收藏本站,并關注網站更...
要想讓學生的學習興趣能夠得到充分激發(fā),寫教案也是教師的工作內容之一,教案是老師經驗、個性和教學藝術性的綜合體現,那么如何寫出條理清晰的教案呢?下面是小編精心收集整理,為你帶來的小學三年級數學下冊教案,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。...
優(yōu)秀的教師讓自己適應學生。教師要準備好教案,這是每個教師都不可或缺的。教案要學會反思,敏于分析自身學習的得失,探索學習的規(guī)律。怎樣才能寫好教案呢?我們陸續(xù)為大家整理了小學語文三年級下冊教案反思,在此提醒你收藏本頁,以方便閱讀!...
把所會的知識毫無保留地傳授下去是歷代老師的重任,作為教師會為即將到來的教學任務準備教案,教案能讓教師提前對課程進行了解,在寫教案時你一般會選擇什么方法呢?下面由欄目小編幫大家編輯的《三年級下冊花鐘教案》,歡迎大家閱讀收藏,分享給身邊的人!...
最新更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