幼兒教師教育網(wǎng),為您提供優(yōu)質的幼兒相關資訊

中班語言活動教案及教學反思《蜜蜂與馬蜂》

發(fā)布時間:2020-09-29

幼兒園中班教案及反思。

宜未雨綢而繆,毋臨竭而掘井。身為一位優(yōu)秀的幼兒園的老師我們都希望自己能教孩子們學到一些知識,所以,很多老師會準備好教案方便教學,教案為學生帶來更好的聽課體驗,從而提高聽課效率。優(yōu)秀有創(chuàng)意的幼兒園教案要怎樣寫呢?為此,小編從網(wǎng)絡上為大家精心整理了《中班語言活動教案及教學反思《蜜蜂與馬蜂》》,僅供您在工作和學習中參考。

活動目標:

1.欣賞故事,理解故事內容。

2.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,明白與人合作才能解決問題。

3.通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。

4.能仔細傾聽故事,理解主要的故事情節(jié)。

5.領會故事蘊含的寓意和哲理。

活動重點難點:

活動重點:欣賞故事,理解故事內容。

活動難點: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,明白與人合作才能解決問題。

活動準備:

繪本、PPT

活動過程:

一、談話導入

1.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們帶來了一個精彩的故事,我們一起來聽一聽吧!

2.簡單介紹關于蜜蜂與馬蜂的知識。

二、欣賞故事

1.出示繪本PPT,讓幼兒欣賞。

2.講述故事,理解故事內容。

三、幼兒討論,分享自己的想法

1.教師:馬蜂和蜜蜂本來是天敵,它們是怎樣合作互相幫助的?你從中明白了什么道理?

2.幼兒之間相互分享交流一下自己的想法和感悟。

四、師幼共同講故事

五、活動延伸

在爸爸媽媽的幫助下,了解更多關于蜜蜂和馬蜂的知識,懂得保護自己。

活動反思:

活動中,孩子們在表達時不會自覺地用完整的語言回答問題,但分組討論時,孩子們的情緒已經(jīng)開始激動了,在還沒聽清楚我交代的要求就開始討論,我有些操之過急,就急切的轉換到下一個環(huán)節(jié),這也是我沒有考慮周全,不能只看到那些能力強的孩子,而要顧全大局。

yjs21.cOm更多幼兒園教案編輯推薦

中班語言活動教案及教學反思《游戲歌》


教學目標:

1.通過誦讀游戲類童謠,感受游戲帶來的無窮樂趣。

2.通過賞析童謠,了解游戲類童謠的創(chuàng)作特點。

3.引導學生學習創(chuàng)作游戲童謠,并學會修改和完善自己的作品。

4.鼓勵幼兒敢于大膽表述自己的見解。

5.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、講講、動動。

教學重難點:

1.游戲類童謠特點的梳理。

2.能結合生活經(jīng)驗創(chuàng)作游戲類童謠。

教學準備:

課件

課時安排:

第1課時:誦讀和賞析童謠

第2課時:創(chuàng)作和修改童謠

教學過程:

第一課時

(一)視頻導入

1.欣賞視頻《丟手絹》。

2.出示童謠《丟手絹》,像這樣伴隨游戲而誦讀的歌謠,我們稱之為游戲歌。

(二)誦讀童謠

1.出示童謠《拉大鋸 扯大鋸》《丟手絹》《跳皮筋》《石頭剪刀布》,引導學生用不同的形式誦讀童謠。

2.讀一讀,做一做。

引領學生邊讀邊做一做相應的游戲。

(三)賞析童謠

1.讀了這些童謠,你有什么感受?

2.再讀童謠,想一想這些童謠圍繞游戲都寫了些什么?

小組討論

班內交流

梳理共性:適宜邊游戲邊歌唱;都寫到了游戲的玩法;都抒發(fā)了喜悅心情、都押韻等。

第二課時

(一)復習回顧

游戲類童謠的特點。

(二)調動生活經(jīng)驗,搜集創(chuàng)作素材。

1.你都玩過哪些游戲?

2.你最喜歡玩兒的游戲是什么?怎么玩兒?好玩在哪里?

(三)嘗試創(chuàng)作

1.玩一玩。選擇最受歡迎的一個游戲玩一玩。

2.說一說。如何介紹這個游戲?引導學生試著說一說,并及時進行

修改和完善。

3.選擇自己喜歡的一個游戲,試著寫一寫。

(四)指導修改

1.歸類梳理學生的作品。

2.選擇有代表性的作品指導學生進行修改和完善。

3.出示優(yōu)秀作品的評價量規(guī)。

4.小組內互相修改。

5.分享最終作品。

教學反思:

在幼兒園的學習,我們并不是要讓孩子學到多少,而是要積極的培養(yǎng)孩子的學習興趣,試探他們能在各項活動中獲得滿足和享受到樂趣,進而使這種滿足和樂趣成為孩子終身發(fā)展的需要。所以,我們教師也無須特別鐘情于我們預先設計的教學方案,而是應該隨時隨地的觀察幼兒的興趣,以幼兒興趣的需要隨時調整我們的教育內容及方案。

中班語言活動教案及教學反思《學好樣》


活動目標:

1.在理解詩歌內容的基礎上初步學會有表情的朗誦詩歌。

2.學習詞:靜悄悄、橫沖直撞、挺起胸膛、美妙;讀準字音:橫、撞、精神、挺、靈。

3.培養(yǎng)幼兒從小養(yǎng)成良好的坐、走的姿勢。

4.理解詩歌所用的比喻手法,學會有感情地朗誦詩歌。

5.萌發(fā)對文學作品的興趣。

活動準備:

小花貓、螃蟹、小白鵝、大青蝦、百靈鳥、小烏鴉圖片各一張。

活動重點難點:

活動重點:初步學會完整的朗誦兒歌。

活動難點:在日常生活中,養(yǎng)成良好的坐、走的姿勢。

活動過程:

一、談話導入課題:

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們請來了幾個好朋友,看看是誰?(出示圖片)老師這兒有一首很好聽的詩歌,說的就是它們,聽聽詩歌里說了些什么?

二、學習詩歌《學好樣》。

1.老師有表情的朗誦詩歌:《學好樣》

提問:這首詩歌好聽嗎?詩歌里說了什么?

2.教師根據(jù)詩歌內容結合圖片提問,幫助幼兒理解詩歌的內容。

(1)詩歌里的小花貓是怎么走路的?學習詞:靜悄悄 (請小朋友用動作表現(xiàn)出來)不要學誰?小螃蟹是怎么走路的?學習詞:橫沖直撞 (請小朋友用動作表現(xiàn)出來)

(2)坐著我們要學誰?(小白鵝)為什么要學小白鵝?學習詞:挺 發(fā)準并糾正字音。!!不要學誰?大青蝦是怎么坐的?

(3)歌唱要向誰學習?(百靈鳥)為什么要學百靈鳥?不要學誰?烏鴉是怎么唱歌的?

三、幼兒學說詩歌。

1.幼兒輕聲跟讀。

2.分組練習。

3.集體練習。

接龍游戲:老師念前半句,幼兒念后半句。

老師念第一句,幼兒念第二句。

四、幼兒邊念詩歌邊表演。

五、教師小結:今天我們小朋友學習了詩歌《學好樣》,知道了以后我們小朋友走路要學小花貓,腳步輕輕靜悄悄;上課要學小白鵝,挺起胸膛精神好;歌唱要像百靈鳥一樣,用美妙的聲音唱歌。

附詩歌:

學好樣

走路要學小花貓,腳步輕輕靜悄悄,不要象那小螃蟹,橫沖直撞真糟糕。

坐著要學小白鵝,挺起胸膛精神好,不要象那大青蝦,駝起背兒彎著腰。

唱歌要學百靈鳥,迎著春風多美妙,不要學那小烏鴉,張開嘴巴哇哇叫。

活動反思:

孩子年齡尚小,并不知道什么該做什么不該做。什么是對的,什么是錯。怎樣做才是最好。要讓孩子明白這些就需要在孩子的心目中樹立好的榜樣。

為此我設計了《學好樣》這一活動。

首先提問導入,激發(fā)了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;其次通過多媒體課件激發(fā)幼兒學習詩歌的興趣,而形象生動的課件幫助幼兒更容易的了解了兒歌,播放課件同時也學習了重點字詞“靜悄悄”“橫沖直撞”“糟糕”“美妙”等,使幼兒對詩歌的內容基本掌握并理解了;最后輔助動作讓幼兒重復念詩歌,來加深對兒歌的印象。通過學習詩歌萌發(fā)幼兒向好樣學習,從而培養(yǎng)幼兒良好的行為規(guī)則意識。

中班語言活動教案及教學反思《狐假虎威》


活動目標:

1、理解故事內容,能比較生動地講述故事。

2、體會成語故事中的深刻道理。

3、通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。

4、領會故事蘊含的寓意和哲理。

5、引導幼兒在故事和游戲中學習,感悟生活。

活動準備:

1、狐貍、老虎圖片和動畫故事及錄音帶。

2、《語言》下P.5.

活動過程:

一、說說狐貍和老虎

--教師出示狐貍和老虎圖片,引出教育活動內容。

--引導幼兒說說狐貍和老虎的外形及其他方面的特征。如:狐貍很狡猾,老虎很兇猛是獸中之王等。

二、聽聽它們的故事--教師播放成語故事,請幼兒傾聽。

--播放動畫故事請幼兒欣賞。

三、想想其中的道理

--指導幼兒閱讀畫冊,練習用生動的語言講述故事。

--請幼兒討論:小動物們是被狐貍嚇跑的嗎?為什么?

--引導幼兒思考狐貍借老虎的威風嚇跑小動物們的道理。

活動反思:

《狐假虎威》一則非常讓幼兒感興趣的成語故事,里面的狐貍跟老虎也有許多對話,詞語生動形象,性格鮮明對比,而且也非常適于幼兒來進行表演。所以,在設計活動中,特注重幼兒運用動作、表情、語氣、語調、眼神來大膽的表現(xiàn)。同時,對于故事的內容幼兒也更容易理解,老師在講述的過程中應該更善于啟發(fā)幼兒來大膽的猜測故事情節(jié)發(fā)展,并能用完整連貫的語言來表述,在環(huán)節(jié)過渡中應注意語言的銜接,不要跨度太大。

中班語言活動教案《小兔怕怕》及教學反思


教學目標:

1、欣賞理解故事內容,在看看、聽聽、想想中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。

2、從故事中知道遇事要勇敢。

3、引導幼兒細致觀察畫面,激發(fā)幼兒的想象力。

4、萌發(fā)對文學作品的興趣。

教學準備:

教學過程:

一、謎語導入:

今天老師請來了一位動物朋友,"短短的尾巴像小雪球,圓圓的眼睛亮晶晶,長長的耳朵真靈活,走起路來蹦蹦跳跳",是誰啊?(請出小兔)

教師:這只兔子長得怎樣?它是森林里最可愛、最聰明的小兔,可奇怪的是它卻沒有朋友,所有的小動物都不愿意和它一起玩,還給它起了個古怪的名字,這是怎么回事呢,我們一起來聽聽看。

二、故事欣賞

1.教師講故事【小兔怕怕】至"流著眼淚跑回家去了",幼兒欣賞

2.教師:為什么大家都叫小兔怕怕?小兔怕怕遇到了什么事情?

三、繼續(xù)欣賞故事《小兔怕怕》

1、教師講【小兔怕怕】至結尾。

2、教師:小兔回到家,媽媽是怎么說的?(請幼兒用完整的話說一說)

3、教師:從那以后,森林里再也沒有誰叫它小兔怕怕了,猜猜小動物們會給它重新取個什么名字?(幼兒交流)

四、聯(lián)系自己

1、小朋友在生活中有沒有害怕的時候呢?什么時候你會害怕?

2、討論"你有什么好辦法可以讓自己變得勇敢?"

小結:當你害怕的時候,你可以給自己加油鼓勁,告訴自己我要勇敢;還可尋求身邊的大人、朋友來趕走害怕,做個勇敢的寶貝。

篇2

教學目標:

1、欣賞并理解故事,知道遇事要勇敢。

2、在想想、看看、聽聽中嘗試根據(jù)故事情節(jié)進行猜測,并大膽表達。

教學重難點:

欣賞并理解故事,知道遇事要勇敢。

在想想、看看、聽聽中嘗試根據(jù)故事情節(jié)進行猜測,并大膽表達。

教學準備:

多媒體課件、圖片若干、記錄紙等。

教學過程:

一、引起興趣:

1、今天老師請來了一位動物朋友,長長的耳朵、短短的尾巴、走起路來蹦蹦跳跳,是誰???(請出小兔)師:小兔的名字叫怕怕,這個怕是害怕的怕,你們知道為什么叫它怕怕呢?請你來猜一猜。

幼兒猜師:讓我們來聽聽,故事里是怎么說的。

二、故事欣賞播放課件(第一段)小結猜測:怕怕到底遇到什么事情會覺得害怕呀?請你來猜一猜。(幼兒猜)小結:是呀,你們說了這么多害怕的事情,怕怕遇到這些事情,也許真的會害怕呢!那么,在故事中怕怕到底遇到了什么害怕的事情呢?讓我們來聽聽吧!

播放課件第二段提問:這會兒小兔為什么哭得這么傷心?

提問:怕怕剛站到秋千上以后它是怎么的?(是很害怕的)你怎么知道它感到很害怕呢?

小結:原來,秋千輕輕一晃,怕怕就嚇得腿都發(fā)抖了,還哇的哭了起來,急著要下來。

提問:其他小伙伴看到怕怕這個樣子,它們是怎么說的呢?

小結:看來啊,小伙伴們不能和怕怕一起玩蕩秋千了。

導入:怕怕又傷心又難為情,跑回家找媽媽去了,聽聽媽媽是怎么和它說的?

播放第三段提問:兔媽媽是怎么說的呀?你們同意兔媽媽的說法嗎?

小結:是呀,只要怕怕變得勇敢一些,大家就不會再叫它怕怕了。

猜測:聽了兔媽媽的話,你們猜猜怕怕會怎么做呢?

播放第四段故事里面誰變得勇敢了?(小兔怕怕)秋千晃了起來,怕怕又害怕了,它想起了誰的話?(幼兒學說媽媽的話)又是怎么做的?

小結:怕怕想起了媽媽的話,真的變得勇敢了,蕩秋千它再也不害怕了,它玩的可開心啦!

師:從那以后,森林里再也沒有誰叫它小兔怕怕了,猜猜小動物們會給它重新取個什么名字?(幼兒交流)

三、聯(lián)系自己小朋友在生活中有沒有像小兔怕怕那樣害怕的時候呢?什么時候你會害怕?(出示圖片或當場簡單記錄)分組討論:你有什么好辦法可以讓自己變得勇敢?(每組不同圖片自主討論,并派一名代表上來介紹)小結:當你害怕的時候,你可以給自己加油鼓勁,告訴自己我要勇敢;還可尋求身邊的大人、朋友來趕走害怕,做個勇敢的寶貝。

活動延伸:

請你和爸爸媽媽一起想想害怕的時候,還有哪些好辦法能讓自己不再害怕,變得勇敢。

教學反思:

從價值點體現(xiàn)來看:本次活動主要挖掘了兩點,一是語言活動中理解故事,根據(jù)故事內容進行猜測的點,另一點是關注幼兒克服困難的心理關注。從價值點的體現(xiàn)上從活動方案中能夠清晰地體現(xiàn)出來。在活動中第一點的把握上顯得比較清晰。如兩個猜測的提問,幼兒根據(jù)想象和故事進行了猜測,第二點的體現(xiàn)上也看出了重點。

活動設計提問能突出重點,圍繞目標,教師小結提升恰當。環(huán)節(jié)設計層層遞進,給了孩子充分想想表達的自主機會。講述故事形式的調整,教師自述故事,并根據(jù)環(huán)節(jié),微格提問,使環(huán)節(jié)、提問更清晰。幼兒表現(xiàn)突出,在整個活動中緊緊跟隨教師的思路,根據(jù)自身的生活經(jīng)驗進行猜測,并能大膽表述,體現(xiàn)目標的達成。

教學亮點:

在第三環(huán)節(jié)幼兒討論害怕的時候,用準備好的圖片及簡單記錄相結合的方式呈現(xiàn),既做到了時間上的緊湊,又通過教師當場的簡單記錄,為中班孩子的記錄意識與能力作了一定的鋪墊。

另外,在孩子討論克服害怕的好方法時,采用分組討論請代表上來介紹的方式,對中班上學期孩子來說是一個挑戰(zhàn),但本次活動中,孩子對這一形式非常投入,孩子在討論中非常專注踴躍,因為討論的話題都是孩子們在日常生活中經(jīng)常碰到的,對孩子來說具生活經(jīng)驗的,所以在交流中也是氣氛活躍,產(chǎn)生了很好的互動性。教師也根據(jù)孩子的討論,將克服害怕,變勇敢的方法進行梳理小結,對孩子來說,在經(jīng)驗互動分享中進一步了解了遇事要勇敢的好辦法,是對孩子已有經(jīng)驗的總結提升,實現(xiàn)了目標的達成。

幼兒百科:兔是哺乳類兔形目兔科下屬所有的屬的總稱。俗稱兔子。生物學分類動物界脊索動物門脊椎動物亞門哺乳綱兔形目。

幼兒教師教育網(wǎng)的幼兒園教案頻道為您編輯的《中班語言活動教案及教學反思《蜜蜂與馬蜂》》內容,希望能幫到您!同時我們的幼兒園中班教案及反思專題還有需要您想要的內容,歡迎您訪問!

相關推薦

  •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《腳印》及教學反思 活動目標: 1、學習兒歌理解兒歌內容。 2、豐富幼兒知識,引導幼兒大膽想象創(chuàng)編。 3、理解兒歌內容,豐富相關詞匯。 4、大膽地參與討論,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觀點與想法,發(fā)展求異思維。 活動準備: 主題樹《...
    2020-12-19 閱讀全文
  •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及教學反思《游戲歌》 教學目標: 1.通過誦讀游戲類童謠,感受游戲帶來的無窮樂趣。 2.通過賞析童謠,了解游戲類童謠的創(chuàng)作特點。 3.引導學生學習創(chuàng)作游戲童謠,并學會修改和完善自己的作品。 4.鼓勵幼兒敢于大膽表述自己的見...
    2020-09-29 閱讀全文
  •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及教學反思《學好樣》 活動目標: 1.在理解詩歌內容的基礎上初步學會有表情的朗誦詩歌。 2.學習詞:靜悄悄、橫沖直撞、挺起胸膛、美妙;讀準字音:橫、撞、精神、挺、靈。 3.培養(yǎng)幼兒從小養(yǎng)成良好的坐、走的姿勢。 4.理解詩歌...
    2020-09-30 閱讀全文
  •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及教學反思《狐假虎威》 活動目標: 1、理解故事內容,能比較生動地講述故事。 2、體會成語故事中的深刻道理。 3、通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。 4、領會故事蘊含的寓意和哲理。 5、引導幼兒在故事和游戲中...
    2020-09-30 閱讀全文
  •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《小兔怕怕》及教學反思 教學目標: 1、欣賞理解故事內容,在看看、聽聽、想想中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。 2、從故事中知道遇事要勇敢。 3、引導幼兒細致觀察畫面,激發(fā)幼兒的想象力。 4、萌發(fā)對文學作品的興趣。 教學準備: 教學過...
    2020-12-12 閱讀全文

活動目標: 1、學習兒歌理解兒歌內容。 2、豐富幼兒知識,引導幼兒大膽想象創(chuàng)編。 3、理解兒歌內容,豐富相關詞匯。 4、大膽地參與討論,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觀點與想法,發(fā)展求異思維。 活動準備: 主題樹《...

2020-12-19 閱讀全文

教學目標: 1.通過誦讀游戲類童謠,感受游戲帶來的無窮樂趣。 2.通過賞析童謠,了解游戲類童謠的創(chuàng)作特點。 3.引導學生學習創(chuàng)作游戲童謠,并學會修改和完善自己的作品。 4.鼓勵幼兒敢于大膽表述自己的見...

2020-09-29 閱讀全文

活動目標: 1.在理解詩歌內容的基礎上初步學會有表情的朗誦詩歌。 2.學習詞:靜悄悄、橫沖直撞、挺起胸膛、美妙;讀準字音:橫、撞、精神、挺、靈。 3.培養(yǎng)幼兒從小養(yǎng)成良好的坐、走的姿勢。 4.理解詩歌...

2020-09-30 閱讀全文

活動目標: 1、理解故事內容,能比較生動地講述故事。 2、體會成語故事中的深刻道理。 3、通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。 4、領會故事蘊含的寓意和哲理。 5、引導幼兒在故事和游戲中...

2020-09-30 閱讀全文

教學目標: 1、欣賞理解故事內容,在看看、聽聽、想想中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。 2、從故事中知道遇事要勇敢。 3、引導幼兒細致觀察畫面,激發(fā)幼兒的想象力。 4、萌發(fā)對文學作品的興趣。 教學準備: 教學過...

2020-12-12 閱讀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