教育孩子筆記。
眾所周知,作為一名沒有經(jīng)驗的新老師,我們需要經(jīng)常分析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為,而教育筆記可以促進老師教育素質(zhì)和能力的提升。你知道一篇教育筆記應(yīng)該怎么書寫嗎?為滿足您的需求,小編特地編輯了“為了讓孩子懂得專注傾聽”,僅供參考,希望能為您提供參考!
日前,當湖中心幼兒園中班教研組開展了教學研討展示活動《“沒長耳朵”的小老虎》。這是主題《我對你說》中的一個教學活動,旨在讓幼兒通過本次活動了解到專注傾聽的重要性,引起幼兒能做到安靜傾聽別人的講話,并形成良好的習慣。善于傾聽是一個人不可缺少的修養(yǎng),學會傾聽不但能正確完整地聽取所要的信息,而且會給人留下認真、踏實、尊重他人的印象。因此,良好的傾聽習慣的培養(yǎng)絕非小事。為了達到預(yù)期目標,中班教研組的老師精心設(shè)計了一臺精彩的演出。在課前,所有中班教研組的老師努力專研教材,一起討論研究,想方設(shè)法找好的方案、點子,引起幼兒專注傾聽的興趣。無論是從目標的制定,教具的準備還是教學過程的安排都一一經(jīng)過反復琢磨、推敲、演示,盡量使每一個環(huán)節(jié)都能達到盡善盡美。然后,教研組的老師通力合作根據(jù)故事情節(jié)表演了一場新奇、有趣的木偶表演,這一形式讓孩子們耳目一新,改變了以往那種老師講故事,幼兒聽故事的模式,使孩子們在看表演的過程中領(lǐng)悟到專注傾聽的重要性?;顒雍蠛⒆觽儺惪谕暤卣f:不做“沒長耳朵”的小老虎,聽話要認真,聽話要仔細。
yjs21.cOm更多教育筆記編輯推薦
王靖翔小朋友學得快,記得牢,口齒清楚,表達對路,是所有組織活動的老師的共識。
但是人無完人,再優(yōu)秀的人再偉大的人都有犯錯誤、打盹的時候。何況一個孩子,前幾天我們就發(fā)現(xiàn)靖翔有把吃剩的早點偷偷扔在桌下的現(xiàn)象,也發(fā)現(xiàn)他把不愛吃的菜偷偷放在別人盤里,因為懂得他的聰慧,老師沒有批評他,只是輕描淡寫地幫他點出來,讓他注意。可是孩子終歸是孩子,抑制力、控制力都差。有一天我上著上著課,發(fā)現(xiàn)地上有一個完整的香蕉皮,里面還包著半截香蕉,我沒有動,上完課,我讓孩子們圍過來看,讓孩子們評價,“這樣做對嗎?不對,在什么地方?”小朋友紛紛議論,“果皮應(yīng)該扔到垃圾桶里?!薄敖淌易兝鴪隽耍 薄斑@是誰呀?”
誰也不吱聲!活動室里靜悄悄的。
我利用啟發(fā)、引誘、蒙哄等等伎倆都沒有人承認。無奈之下我邊往門口退邊說,“我去請公安局的大狗子來嗅嗅,看看是誰吃的,香蕉上有他的氣味,聞到是誰就把他給扛到公安局了,再也見不到爸爸媽媽了!趁我沒有走出教室,主動承認的,我就不批評了。……倒計時了10,9,8……”
“可能是張皓翔吧!”一個小小的聲音傳出來。我一聽就是靖翔小朋友。
“不是我不是我,我的都吃了!”張皓翔小朋友忙擺手又搖頭。
我猜出八九不離十。
我把王靖翔、張皓翔都叫道跟前,一句話也沒有說,嚴肅地瞪著他們看,大約1分鐘后,王靖翔小朋友低下了頭,喃喃地說:“是我!”
我第一次沖著王靖翔小朋友發(fā)了火,堅決地、嚴厲地、徹底地。我要讓孩子明白不是因為他不吃香蕉老師發(fā)這么大火,而是因為他已經(jīng)做了錯事沒有勇于承擔錯誤發(fā)的火。晚上我又及時和翔的媽媽交流。
為了讓聰明的靖翔更優(yōu)秀,老師和家長一樣,閃光點擴大化,不對之處細心糾正。
靖翔變得越來越優(yōu)秀了,最見成效地就是每次盤子里的飯菜吃的光光的,高高舉到我的面前自豪地說:“老師,看我!”
。
。
如今孩子的早期教育越來越受到家長的重視,但多半是知識學習、腦潛能開發(fā),而孩子的感恩教育卻被忽視了。
在生活中,我們常常會發(fā)現(xiàn),父母強勢些的,孩子往往會弱勢些。
操心太多的媽媽帶的孩子往往自理能力更弱。
我以為恰恰是父母對孩子過分的不求回報的愛,使得父母放松了對孩子的教育和正當要求,同時也滋長了孩子對父母的依賴,阻礙了孩子的個人能力的發(fā)展。
因此,在日常生活中我常常扮演一個弱勢的媽媽向?qū)殞殹八魅 睈邸?/p>
我們期待起跑線上的每一個孩子都能擁有一顆感恩之心,從而使我們的社會真正成為一個互愛、互助、文明、友善的和諧社會。
堅持是什么?往小了說,只是兩個簡簡單單的字;往大了說,是意志力的代名詞。
從小到大,除了當幼兒老師這件事,在我身上,似乎鮮有堅持到底的事,常常被生活中的風暴所打倒,總是淺嘗輒止,半途而廢。
然而,今天下午,兩個孩子對跳繩的“堅持”讓我深深地震撼了,讓我真正感覺到了“堅持”的力量。
大班要求孩子們掌握跳繩的技能。
亮亮和文文是僅有的幾個不會跳繩中的兩個孩子。
為鼓勵他們早日學會跳繩,每次運動我都提供繩子便于他們練習,還特意安排了幾個跳繩特棒的孩子作小輔導員。
可惜,一學期下來,這兩個孩子仍然沒能學會。
經(jīng)過調(diào)查,我發(fā)現(xiàn),每次他倆拿到繩子便躲到離我最遠的地方玩繩子,根本就不練習。
盯了幾次,就那么認真跳幾下,可明顯看到他倆是非常地不情愿。
確實,眼看著同伴們都已熟練掌握,失落感,加上找不到跳繩感覺的挫敗感,讓他倆越來越失去信心,采取了逃避的行為。
新學期開始了,我要先從培養(yǎng)孩子的興趣著手,先讓他倆愛上跳繩,能自覺地練習,然后才可能學會跳繩。
這不,兩人拿好跳繩又開始躲我了。
每個孩子都喜歡得到夸獎,所以我首先做到毫不吝嗇自己的贊美之詞肯定孩子的能力。
當兩孩子跳了第一下的時候,便及時地鼓勵:“呀,過了一年,長大一歲了,進步這么大。
”兩個孩子開心地對望一下,夸獎過后,我給孩子們指出了具體的建議:“腳抬得高一點,繩子甩一下跳一下,好,加油,真棒。
很快就能學會了。
”此刻,兩個孩子信心十足,積極地練習著。
為進一步激起孩子跳繩的欲望,我根據(jù)大班幼兒爭強好勝的特點,及時提出讓他倆比賽競爭的建議,比一比誰先跳會。
兩孩子不約而同地大叫一聲:“好。
”隨后開始你爭我趕的練習,“一個,兩個,跳過去了,耶。
”
文文用手擦了一下額頭上的汗:“好熱啊,再熱也不能放棄。
”
亮亮:“對,加油。
”
右邊亮亮說:“我已經(jīng)跳了20多個了。
”
左邊文文不屑地說:“你是一個一個跳的,不算。
”
亮亮不悅,稍顯發(fā)怒:“哼,不理你了。
”
不一會兒,兩孩子已經(jīng)大汗淋漓,我趕緊叫他們坐一邊休息。
于是又發(fā)生了以下一段簡短的談話。
亮亮:“明天我還要堅持練習。
”
文文:“堅持,才能學會跳繩,才能成功。
”
亮亮:“所以一定要堅持。
”
我:“堅持到什么時候呢?”
文文:“堅持到我們學會跳繩的那一刻。
”
亮亮:“那就讓我們一起堅持吧,耶。
”
孩子們,你們是好樣的。
為你們加油。
成功源于你們的堅持,鍥而不舍,金石可鏤。
相信你們很快就能學會。
休息片刻,不經(jīng)意間,兩個孩子又開始了練習,但已不需要我的監(jiān)督。
孩子的好勝心產(chǎn)生學習動力,而意志、毅力、恒心便是保持動力的有力臂膀。
雖然他們目前為止還沒能學會,但我相信,離成功不遠了。
因為,堅持到底就是勝利。
有一次,教室里很吵,我叫幼兒安靜下來,可他們絲毫不聽我的,只顧自己講話。我不聲不響地打開了故事CD,播放起好聽的童話故事來。這時,我看見豆豆、果果、樂樂等幾個小朋友停止了講話,靜下來聽故事了。
可其他小朋友還在吵,他們聽不清楚,豆豆就大聲喊:“別說話了,我都聽不清楚故事了!”慢慢地,講話的小朋友陸續(xù)都靜下來聽故事了。
聽完故事,我請那幾個大聲抗議的小朋友來談?wù)勊麄儎偛诺捏w會。他們都說剛才心里非常惱火,大家都在說話,害得自己故事也不能聽了。我又問剛才說話的那些小朋友,如果換作是你們,你們會不會也有這樣的感受呢?他們都害羞地低下了頭。
最后,我適時總結(jié):“只有在安靜的環(huán)境中才能仔細地傾聽,你們說對嗎?小朋友們聽了都頻頻點頭。在聽別人回答的過程中,一定要集中注意力,對別人所說的話,要有濃厚的興趣。如果你同意,就點點頭,身體要傾向于說話的人,表示出渴求的姿態(tài),如果自己不能理解,應(yīng)在別人發(fā)言后提出問題,適時的請教問題。這樣做,給講話的人感覺是你在仔細地聽。
為了幫助幼兒了解安靜傾聽的重要,我又給幼兒講了一個故事《多嘴的八哥鳥》。聽完故事后,我引導他們圍繞“為什么大家都不喜歡八哥鳥?“這一問題進行討論。幼兒對這個故事都非常感興趣,紛紛表示不愿意向故事中的八哥鳥一樣讓人討厭,該講的時候講,該聽的時候聽。特別是在別人講的時候,要認真地傾聽,這也是對別人的一種尊重。但要讓幼兒真正做到認真地傾聽,把理念運用到實際中還需要在不斷地培養(yǎng)。
黑米是一個活潑可愛的小男生,自理能力,社會交往,各方面都很不錯的,老師和小朋友都很喜歡他,有時還是老師的小助手??墒?,黑米有一個缺點,比較喜歡粘著媽媽,媽媽送他來幼兒園的時候,他總是哭著和媽媽重復說很多的話,你說什么她都聽不進去,每次都會和媽媽說“你要早點來接我”。記得有一次媽媽因為下班遲,是一個媽媽的好朋友來接黑米,孩子接的差不多的時候,我聽到黑米在那哭,詢問了情況后才知道,黑米不愿和阿姨回家,黑米說:“媽媽答應(yīng)要來接黑米,卻沒有來”。于是我把黑米拉到我的身邊,和他溝通,告訴他:“媽媽可能因為堵車或者公司太忙,沒法及時來接你,你可以跟著阿姨在小區(qū)的滑滑梯那玩一會等著媽媽來找你,媽媽肯定也不希望黑米發(fā)脾氣,你要理解媽媽,媽媽早上要給你做飯,還要送你上幼兒園,多么累呀,有時不能準時來接你,不要發(fā)脾氣好嗎”?黑米點點頭,拉著阿姨的手走了。
不懂得體諒爸爸媽媽的辛勞,這是如今不少孩子普遍存在的一個問題。由于從小受寵慣了,孩子變得嬌生慣養(yǎng),認為什么事情都要滿足自己,否則就認為爸爸媽媽不好。因此,我們要教會孩子學會換位思考,體諒別人。
電視是傳播文化、信息的重要工具。電視節(jié)目富于教育性和娛樂性,也是知識的源泉。坐在家里就可知道國家和世界大事。但是目前電視中有一些節(jié)目內(nèi)容不適合兒童觀看,父母要注意節(jié)目內(nèi)容,陪同孩子一起看,對他們進行誘導、講解,孩子受到教育、開發(fā)了智力、豐富文娛生活,將受益不淺。
通常建議寶寶在2歲以前盡量不看或少看電視,如果2歲前寶寶大量地看電視。會給寶寶帶來4個方面的不利影響:
1、對寶寶大腦發(fā)育造成不良影響
根據(jù)澳大剝亞的最新腦科學研究表明,當寶寶看電視時,專管視覺、分析、計算等功能的大腦左側(cè)皮質(zhì),會因注意力隨畫面的轉(zhuǎn)移而呈散亂狀態(tài)。接受顏色信號的右側(cè)皮質(zhì)也會喪失信息抑制力,讓左右皮質(zhì)之間的通路減少,而呈現(xiàn)腦構(gòu)造破壞的慣性狀態(tài)。長時間讓寶寶面對著電視畫面,寶寶的大腦細胞發(fā)育將受到抑制。這種抑制會帶來腦神經(jīng)結(jié)構(gòu)性和神經(jīng)細胞化學性的損傷,這種損傷會影響寶寶正常腦功能的發(fā)育。
2、抑制寶寶的想象力和創(chuàng)造力
由于年幼的寶寶還不能清晰地思考,也不能進行建設(shè)性的想象,電視影像會在寶寶的腦中留下一些不受處理的圖像,長久地在腦中徘徊。如果沒有成人的啟發(fā)和講解,年幼的寶寶不理解所看的圖像,這些圖像就在寶寶的腦海中遺留下一些永久性的扭曲內(nèi)容,使寶寶變笨。多看電視還會使寶寶的想象力和創(chuàng)造力都受到抑制。許多老師報告,一些??措娨暤膶殞殏儾荒芸炊疀]有圖的故事,因為電視枯萎了寶寶在自己腦中制造圖像的能力。此外,寶寶對待事物持之以恒的能力也因多看電視而大受破壞。他們習慣于看上幾小時的電視,卻難以處理一件在30分鐘或1小時內(nèi)就能夠得到解決的問題,因此這些寶寶受不了一些較難學的事物。每當需要他們長時間專心完成一項任務(wù)時,遇到一個小困難便馬上想放棄。
3、影響寶寶的語言交流能力
對于那些不會說話的寶寶來說,電視的聲音對寶寶只有單向的溝通,寶寶坐在電視機前,毫無選擇地不斷接受圖像和聲音的沖擊刺激,卻習慣性地不作任何主動的反應(yīng),長此以往,主動反應(yīng)的語言智能,便因缺乏使用機會而日漸停止進化,甚至出現(xiàn)退化。于是許多電視迷寶寶,到了3歲仍舊不會說話,當旁人要對寶寶說話時,寶寶的目光也不懂得要跟別人的目光接觸,常常像個半盲的人似地東張西望,而所發(fā)出的聲音都局限于“嗯”“唔”等無多大意義的單音。受電視損傷比較嚴重的寶寶。甚至可能出現(xiàn)自閉癥的傾向。
4、難以形成良好的注意力
長期機械式地看電視,寶寶失去了主動思維的能力,而且注意力品質(zhì)也不高。那些在低幼年齡癡迷于電視的寶寶進入幼兒園后,往往無法很好地把注意力集中在老師所講的內(nèi)容上。因為這時候,孩子已經(jīng)習慣了電視那種快速度的信息播放頻率,對于課堂上老師呈現(xiàn)信息的方式和比較緩慢的速度難以適應(yīng)。于是,孩子就容易通過做小動作、開小差、看著黑板發(fā)愣等等來進行自我平衡和彌補。到了小學階段就表現(xiàn)出學習能力低下,“棄學厭學”等現(xiàn)象。
一、問題的提出在幼兒園里,每天至少有兩個小時的戶外活動時間,孩子們對形形色色的戶外活動非常感興趣。每當戶外活動的時候,我都帶領(lǐng)孩子們做一些有利于身體健康而且孩子們感興趣的活動。例如:拍皮球、跳繩、跳房子、踢沙包、做律動、玩玩具等。每當這些活動將要結(jié)束的時候,孩子們總是一副不高興的樣子,有的孩子還會說:“老師,怎么才活動這么一會兒就要結(jié)束啊,可不可以再玩一會兒??!”孩子們很不情愿的跟我撤回到教室。我還發(fā)現(xiàn)在玩桌面玩具時,孩子們對桌面玩具有一種依賴性,每當這項活動要停止的時候,孩子們也總是表現(xiàn)出一副黯然失神的樣子,有時候我說好幾次,他們也不停下手里的活動,使我無法進行下面的教學活動。如何能讓孩子加強自我約束力,愉快的結(jié)束一項活動呢?二、解決問題的方式方法巧用約定法(一)我知道孩子們最喜歡去室外玩大中型玩具了,但是每次結(jié)束時,孩子們都戀戀不舍,我就嘗試了“約定”法。在玩之前我首先給他們講述了具體的安全事項,然后跟孩子約定好時間,“今天就玩15分鐘,時間到了我們就回教室!”孩子們都異口同聲的答應(yīng)了。其實孩子們根本不知道15分鐘是多長時間,只想著快點飛到玩具上去,5分鐘、10分鐘……看看表還有1分鐘就到時間了,我提高嗓門大聲喊:“孩子們還有1分鐘就到時間了!”好像有的孩子聽見了,有的孩子沒聽見,只看到他們都在繼續(xù)玩耍。“15分鐘到了,孩子們過來排隊吧!”我看到他們一個個從滑梯上滑下來,臉上洋溢著微笑向我走來,沒有了原來的戀戀不舍。巧用約定法(二)我將“約定”法在上中班的兒子身上也作了嘗試,效果也不錯。一天下班后,我?guī)鹤尤コ匈I東西,去之前我先問兒子:“你想買什么東西?”兒子高興地說:“我要買很多我愛吃的零食還有很多我喜歡看的書?!蔽艺f:“媽媽每天上班很辛苦,錢不能亂花,零食和書都可以買,但今天媽媽只允許你買三種零食,兩本書?!眱鹤娱_始不同意,經(jīng)過我的一番勸說兒子同意了。到了超市,兒子不像以前一樣看到什么拿什么,而是經(jīng)過千挑萬選購買了三種最喜歡吃的零食和最愛看的兩本書。兒子高興地跟我說:“媽媽,我要的東西都買齊了,我們回家吧!”這次兒子一樣也沒多買,跟我們事先約定好的一樣,而且很滿足,不像以前像個沒頭緒的購物狂,不僅購買質(zhì)量提高了,還讓孩子懂得了錢不能亂花。三、取得的效果通過一個階段的探索,我發(fā)現(xiàn)無論在做什么事情,提前跟孩子有個約定,這樣更能體現(xiàn)出尊重孩子;給孩子一個緩沖的空間,孩子們更容易接受,不會覺得很倉促,也不至于很難接受,更不會出現(xiàn)反抗狀態(tài)!四、應(yīng)注意的問題跟孩子約定前,一定要取得孩子的同意,不能強加于他們,跟孩子約定好的事情,孩子守信用了,大人更要守信用,一定要贏得孩子的信任,在此基礎(chǔ)上還可以有簡單的獎勵。跟孩子千萬不要不守信用,這樣不但起不到好的效果,反而會雪上加霜起反作用。
讓孩子懂得感恩的六方法
第一,不要對孩子付出太多,干預(yù)太多,不要為孩子打理一切事務(wù)。
如果父母對孩子的保護過多,那么孩子就會漸漸習慣父母的包辦代替,就會認為這一切都是理所當然。久而久之,孩子就很難再感謝父母對他們所做的一切了。第二,不要讓孩子吃“獨食”。
如果孩子習慣了被給予,只知道索取,便很難在以后的生活中考慮別人的感受。
第三,不要“有求必應(yīng)”,更不要“無求先應(yīng)”。
當孩子通過一些努力獲得所需的時候,他才會知道在父母的愛和保護下是幸福的。同時,父母也不要預(yù)先對孩子承諾太多。
第四,父母還可以經(jīng)常給孩子講一講自己的工作艱辛。
如果父母們能經(jīng)常告訴孩子一些自己的苦惱,那么孩子就會在體諒和感恩中漸漸長大。
第五,父母要為孩子做出榜樣。
如果家中有老人,有好吃的要先給老人吃,逢年過節(jié)給老人送禮物;如果老人離得較遠,應(yīng)該經(jīng)常給老人打打電話。要讓孩子看到父母不僅對自己有愛,對長輩也有愛。身教的力量遠遠大于言教。
第六,給孩子“回報”的空間。
當寶寶想要幫助你做事情的時候,父母一定不要再說“你把書讀好就行了”。孩子懂得付出、懂得“回報”,他才會懂得珍惜、懂得體諒。
感謝您閱讀“幼兒教師教育網(wǎng)”的《為了讓孩子懂得專注傾聽》一文,希望能解決您找不到教育筆記時遇到的問題和疑惑,同時,yjs21.com編輯還為您精選準備了教育孩子筆記專題,希望您能喜歡!
相關(guān)推薦
有一次,教室里很吵,我叫幼兒安靜下來,可他們絲毫不聽我的,只顧自己講話。我不聲不響地打開了錄音機,播放起好聽的童話故事來。這時,我看見豆豆、果果、樂樂等幾個小朋友停止了講話,靜下來聽故事了??善渌∨?..
我們班王靖翔小朋友特別特別聰明,老師講的道理,他能完整復述下來;教給的知識,說一遍,他能一字不漏地記下來。記憶力、理解力的超常讓老師特別欣賞。所以就格外恩惠于他,,總是讓他第一個發(fā)言,第一個展示,第一...
導讀:只有從小在感恩的環(huán)境中長大,孩子們才不至于太自私,不一定要求父母給他們幫了多大的忙,而只需表達生活中感覺很幸福的一點一滴就可以。 兒時,喜歡一切精致的東西,越是得不到的,越是喜歡,那時候特別的喜...
最新更新